
此前,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部分進口商品征收高達145%的關稅,這一舉措猶如一記重拳,打得美國企業措手不及。高額關稅如同一道難以逾越的高墻,讓眾多美國企業陷入困境。訂單被擱置,貨物滯留在中國,資金流轉受阻,企業運營陷入僵局。許多企業不得不暫停發貨,推遲訂單,眼睜睜看著貨物堆積如山,卻無法順利進入美國市場。這一局面不僅影響了企業的利潤,更對整個供應鏈的穩定造成了嚴重沖擊。
然而,當關稅大幅下調的消息傳來,仿佛黑暗中的一束曙光,美國企業高管們迅速行動起來,重啟供應鏈運轉。在加州,Hightail Hair聯合創始人Jennifer Burch清晨接到合伙人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近4000頂摩托車頭盔專用發網的發運計劃。她深知,現有庫存必須盡快清空,否則一旦關稅再次波動,企業將再次陷入困境。這種爭分奪秒的發貨場景,在美國眾多企業中不斷上演。
此次政策調整,對于許多承壓企業來說,無疑是短暫的喘息機會。Honey-Can-Do International首席執行官Steve Greenspon表示,雖然30%的關稅仍遠高于以往,但相比145%的水平,已是重大緩解。他指出,盡管關稅仍在,但對利潤的影響已大為減輕。對于企業而言,這30%的關稅雖然仍是負擔,但相比之前的高額關稅,已經能夠讓企業在成本控制和利潤空間上有了更多的操作余地。
Therabody首席執行官Monty Sharma則坦言,在其40年的從業生涯中,從未像現在這樣“為30%的成本增加感到高興”。這句話背后,是美國企業過去幾周在成本上承受的巨大壓力的真實寫照。為了應對高額關稅帶來的成本上升,許多企業被迫提高零售價、裁員或削減運營支出。這些舉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成本壓力,但也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挑戰,如市場份額的流失、員工士氣的下降等。
盡管企業目前正積極裝運貨物并調整庫存結構,但分析指出,價格上漲趨勢仍難以逆轉,消費者仍可能面對更高零售價格。關稅的調整雖然減輕了企業的成本負擔,但之前的成本上升已經傳導至產品價格,短期內難以恢復到之前的水平。消費者在購買相關產品時,仍將面臨價格上升的壓力。不過,從長遠來看,關稅的下調有助于穩定供應鏈,促進貿易的正常開展,對于消費者而言,也將有更多的產品選擇和更穩定的市場供應。就拿像VIOMALL這樣的跨境分銷平臺來講:關稅下降帶來最明顯的表現是所有分銷商普遍單量驟增,但誰都不知道這樣的紅利期會有多久,是曇花一現還是長久??現在賣家最應該做的是:分散風險,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例如俄羅斯本土店!
(來源:汽配跨境掃地僧)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