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二進宮百天,其“百日新政”除了引起世界經貿秩序動蕩,美國內部也雞飛狗跳,面對即將到來的供應鏈危機爆發警告,美國上下都焦慮無比。雖然昨天與加拿大新任總理首次會晤被懟,但特朗普完全沒有與澤連斯基二月底會面時那種霸氣側漏的氣勢了。
在全球貿易格局風云變幻之際,美國東北部六大州州長聯合,主動邀請加拿大六個省省長到波士頓商討經濟合作,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發聲稱對華145%關稅難以長期維持。應美方邀請,中方已同意就關稅問題再行接觸,美中貿易談判有望取得進展。這些信息表明,美國在貿易戰爭中的態度或出現松動。
一、美國地方州尋求新貿易伙伴的原因
美國東北部六大州尋求與加拿大加強經濟聯系,背后有著復雜的經濟與政治考量。一方面,特朗普時期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雖旨在維護美國產業利益,卻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高額關稅導致進口成本上升,加劇了國內通脹,同時擾亂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使美國部分產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另一方面,加拿大作為美國的近鄰和傳統貿易伙伴,在地理位置和經濟結構上與美國高度契合。加拿大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美國東北部的制造業和科技產業需求相吻合,雙方合作潛力巨大。
二、財政部長貝森特發聲,美中貿易談判或迎來轉機
貝森特對CNBC的表態釋放出美國政府在對華貿易政策上可能出現調整的信號。特朗普時期的關稅政策雖然在短期內為部分美國產業提供了保護,但長期來看,其負面效應逐漸顯現,中美貿易關系緊張,全球經濟秩序受到擾亂。貝森特對關稅政策可持續性的質疑,以及對美中貿易談判進展的預期,表明美國政府內部已意識到貿易政策的局限性。未來,美國可能逐步降低對華關稅,尋求通過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為中美經貿關系的穩定發展創造條件。
三、美國貿易政策的分歧與全球影響
美國地方政府與聯邦政府在貿易戰略上的分歧日益明顯。聯邦政府的貿易政策往往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國內政治利益和國際戰略考量。地方政府則更關注本地區經濟實際需求和利益。在特朗普政府時期,其貿易政策雖得到聯邦政府推行,卻給地方經濟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地方政府的積極行動是對聯邦政府政策不足的一種補充,反映了美國政治體制下多元利益博弈的復雜性。
美國地方州尋求獨立貿易路線,對全球經濟格局有著深遠影響。一方面,這可能削弱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加速全球貿易格局碎片化,使全球貿易規則更加復雜和難以協調。另一方面,這種趨勢也可能催生新的區域經濟合作模式,如美國東北部與加拿大東部省份的合作,有望形成新的跨區域合作范式,為全球貿易體系多元化發展提供新的路徑。
四、中國的應對策略與機遇
面對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中國需采取靈活應對策略。一方面,貿易政策的反復無常可能影響中國對美出口的穩定性,中國企業需更加敏銳地捕捉市場變化。另一方面,這也為中國帶來新機遇。中國可利用與美國貿易伙伴的友好關系,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同時,加強對美國內部貿易政策動態的研究,為中美貿易關系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基礎。在全球貿易體系深刻變革的當下,各國和地區都在積極調整自身貿易戰略以應對變化。
(來源:Ken叔稅服你)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