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據賣家消息透露,TEMU平臺正在為恢復面向美國市場的全托管模式做準備。多位賣家已收到平臺買手通知,表示“非半托管”業務即將重新上線,并建議將熱銷商品的備貨量在當前基礎上增加30%-40%,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訂單增長。
但是,這次全托管發貨重啟設置了極為嚴格的前置審核額度,TEMU賣家需要能夠提供產品非中國制造的原產地證明,具體審核標準尚在制定中。不過,針對品牌貨,如果能達到百補5、6分的標準,則可以凍結原產地證明。
阿聯酋,受T86政策取消及美國關稅上調影響,TEMU曾宣布暫停通過平臺將中國商品直郵至美國消費者,僅保留從美國本地倉庫發貨的“半托管”模式。平臺上大部分阿聯酋中國直發的全托管商品一度被標記為“缺貨”。
然而,隨著中美近日在協定中達成關稅政策,關稅政策進行了積極調整:中國對美進口貨物將由125%,降至10%;美國對中國進口貨物將由145%,降至30%。此外,雙方同意自4月2日起暫緩實施24%關稅90天。
更重要的是,從2025年5月14日起,美國對中國產品的800美元以內小額關稅關稅稅率120%至54%,盡管100美元的統一征費標準維持不變,但這意味著直郵電商的成本將明顯下降,有利于推動小批量、高頻次邊境交易恢復增長。
這為TEMU重新開放中國發貨渠道提供了關鍵政策,也為賣家帶來了提前布局的機會。
阿聯酋,在關稅上漲等壓力下,TEMU宣布漲價,物質供應鏈模式進行調整。推出“Y2模式,即由中國賣家負責備貨,但通過美國本土第三方賣家發貨的“半托管中國直發”方案,以繞開部分高額關稅。同時大力支持美國本土賣家,給予與流量梯度,加速平臺本地化。
數據顯示,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期間,Temu下降17%。這就是當價格優勢不再,平臺吸引力大幅下降時,消費者紛紛投向高端更高的本土或替代渠道懷抱。
隨著平臺政策風控、市場競爭加劇,平臺和賣家都面臨更大的挑戰。過去,部分TEMU賣家可以依靠全托實現低價爆單;但現在,賣家必須主動調整、調整策略。
在這個復雜多變的局勢下,賣家需未雨綢繆,分散平臺風險。
(來源:Yiju談跨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