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2日,美國正式取消了對中國內地和香港輸美小額包裹的免稅政策,這一變化給跨境電商賣家帶來了巨大沖擊。關稅新政之下,退貨成本大幅攀升,退貨處理工作的復雜性也隨之加劇。與此同時,電商平臺對退貨率的嚴格把控,使得賣家不得不重新審視跨境退貨難題,尋找更為高效且合理的應對措施。
美國零售聯合會(NFR)和UPS旗下 Happy Returns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2024年美國退貨總額預計達8900億美元,占零售總額的16.9%。這一現象背后,是消費者體驗需求、逆向物流成本與政策環境變化的三重擠壓。
當前,消費者的購物體驗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購買選擇。美國零售聯合會(NFR)和UPS旗下 Happy Returns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76%的消費者將免費退貨視為購物決策關鍵因素,同時有67%的消費者會因糟糕的退貨體驗放棄復購。退貨流程的便捷性也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之一,84%的消費者更愿意選擇那些提供無包裝盒/無標簽退貨及即時退款服務的商家。
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內管理逆向物流和退貨已屬不易,而跨境管理則更加棘手。隨著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退貨問題已從售后環節演變為侵蝕賣家利潤的核心挑戰。具體來說,跨境退貨對賣家利潤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以及客戶體驗糟糕等方面。
首先,跨境退貨的高昂成本令賣家苦不堪言。退貨流程涵蓋逆向物流、倉儲積壓以及商品損耗等多項費用,其中單件退貨的物流成本可達正向物流的3倍,退貨運輸成本更是占據商品總價值的20%-30%。據海外零售商的估算,商家在處理一筆100美元的電商訂單退貨平均成本為27美元。而退回的商品中,僅有三成能夠得以轉售,其余七成則難逃被丟棄的命運。
其次,退貨處理的低效性同樣在蠶食著賣家的利益。傳統退貨處理周期通常需要1-2周甚至更久,商品滯銷期間倉儲成本持續累積,資金周轉率下降,影響賣家對新品采購、市場推廣等核心業務的投入。某服飾類目賣家曾表示,因退貨積壓未能及時處置,其冬季庫存被迫滯留至次年春季,最終只能以骨折價清倉,單批次貨品直接經濟損失超40萬元。
最后,客戶體驗不佳也對賣家利益產生了負面影響,糟糕的退貨體驗會導致消費者放棄再次購買。而且,退貨欺詐和濫用行為也給賣家帶來了額外的損失。Appriss Retail和德勤聯合發布的《2024年零售業消費者退貨報告》顯示,2024年美國零售商因欺詐性退貨和索賠損失了1030億美元。
目前,眾多跨境電商平臺都在積極推動賣家在海外當地處理退貨事務,目的是降低退貨產生的費用和時間消耗。同時,為了增強顧客的滿意度和保持良好的店鋪口碑,平臺也建議賣家在退貨申請提交后的48小時之內進行及時處理和審核。
總體而言,跨境電商賣家所遭遇的退貨挑戰,其本質在于供應鏈效率與消費者體驗之間的權衡。隨著跨境電商邁入從“流量爭奪”到“留存比拼”的新階段,建立起貫穿商品全生命周期的逆向物流體系,或將成為賣家打破增長天花板的核心競爭力。
消費者對于商品退貨的需求持續變化,電商平臺也隨之對相關政策進行了調整。早在去年,亞馬遜就已經開始對除服裝和鞋靴以外的所有分類中的高退貨率商品收取退貨處理費。而近期,亞馬遜更是對“高退貨率”標簽的展示規則進行大幅改動。
但平臺機制的調整只是跨境賣家在退貨問題上需要應對的一個挑戰,外部政策環境的變化更是進一步加大了賣家的壓力,其中缺乏本地倉庫的中國賣家在退貨處理上困難重重。國際物流費用高昂、清關流程復雜、質檢人力成本增加,這這些因素相互交織,使得許多賣家在銷售和售后服務上陷入了困境。
面對如此復雜且嚴峻的挑戰,跨境賣家迫切需要找到破解退貨難題的有效策略,將退貨難題從“成本黑洞”轉變為“利潤信源”。此時,尋求專業的跨境退貨本地服務,無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明智之選。
通過本地化處理,退貨商品能夠避免跨境運輸的冗長過程,從而使得單件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同時,退貨商品也可免去二次清關的麻煩,有效消除因退運超時所帶來的關稅重繳隱患。有3C賣家曾因退運包裹滯留海外倉3個月,被追征關稅及增值稅超8萬元,而本地化處理可徹底規避此類損失。由此,退貨倉應運而生。
何為退貨倉?
它是專為跨境電商退貨業務設立的海外尾程倉庫,負責在海外代替國內賣家大規模處理退貨商品,有助于賣家節省高達50%的商品成本和物流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退貨倉專注于退貨流程,為賣家提供一系列服務,如產品代收并代為拍照、FBA與FBM訂單處理、產品標簽重新粘貼、當地退貨管理、功能測試、產品再包裝、貨物集中運輸或轉倉、環保處理,以及根據企業特定需求提供的定制化解決方案。以Return Helper退易幫為例,這類專業的退貨倉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作為Amazon SPN和eBay大中華區官方合作伙伴,Return Helper退易幫在歐、美、澳、新加坡、日本等超過14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倉庫,致力向跨境賣家提供靠譜的海外退貨的處理方案。
退易幫的服務不僅限于商品代收和當地退貨處理,還能全方位滿足賣家的退貨需求。同時,通過其自主開發的退貨管理系統,退易幫能夠對退貨數據進行深度挖掘,準確把握退貨問題的核心所在,從而為賣家在售后服務的優化策略上給出實用的建議。
跨境賣家在面對退貨時,可以嘗試轉變傳統思維,將退貨視為一個提升用戶體驗和挖掘復購潛力的戰略契機,而非僅僅是經濟上的負擔。通過技術升級以及操作優化,賣家有機會將退貨難題轉化為增強品牌市場競爭力的優勢。正如德勤報告所強調的:“未來的領先者,將是那些能將‘逆向物流’轉變為‘正向增長’的企業。”
(編輯:江同)
(來源:Return Helper退易幫)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雨果跨境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