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口阿根廷需綜合評估客戶資質、政策風險,通過優化合同、加強資信調查、購買保險等方式降低風險。追討貨款時優先協商,必要時啟動法律或仲裁程序,但需提前評估成本和可行性。
一、出口阿根廷風險及防范建議
1、經濟風險
阿根廷長期面臨高通脹、貨幣貶值、財政赤字及債務危機。
2、政策風險
政府可能會突然改變貿易政策或外匯管制措施,增加出口商的不確定性。
出口商需密切關注阿根廷央行外匯政策,比如購匯額度限制、進口債務登記制度等。
可以通過阿根廷稅務局官網查詢客戶債務登記及償付排期。
3、收匯風險
由于缺少外匯,阿根廷比索持續貶值,近期有消息稱1美元已可兌換1000比索。
貨幣貶值造成該國進口商付款愈發困難,可考慮要求客戶使用跨境人民幣結算。
對大額訂單切記要求客戶提前購匯或使用政府債券支付,避免因外匯審批延遲導致收匯風險。
4、信用風險
阿根廷企業債務違約率高,政府和企業支付能力有限。
對新客戶盡量要求預付全款,或預付30%以上定金,余款通過信用證或托收支付。
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對沖客戶破產或拒付風險。
5、合規風險
阿根廷進口需申請許可證,且許可證有效期短,通常3-12個月。
若貨物到港時許可證過期,客戶可能拒收貨物并要求銀行拒付。
可在合同中明確“許可證失效風險由買方承擔”,并要求客戶提前更新許可證。
使用信用證支付時,設置“到港日與許可證有效期聯動”條款,避免因航程延誤導致清關障礙。
6、清關風險
阿根廷清關一直較為嚴格,有的貨物還需大使館認證清關單據方可清關。
貨物到港后15天內不清關,將被征收貨物到岸價2%的罰款。
若申報的貨物數量和金額與實際不符,按照貨物到岸價申報數與實際數之間的差額罰款2-10倍。
7、維權風險
阿根廷訴訟程序平均耗時4-5年、司法費用為索賠額的3%,且勝訴后執行難。
出口商可在合同中約定仲裁條款,利用國際仲裁的強制執行力。
要求客戶提供銀行保函或第三方擔保,增強支付保障。
二、如何追回阿根廷客戶拖欠的貨款?
1、內部催收
發現貨款拖欠后,立即與客戶聯系,了解拖欠原因。
評估客戶的付款意愿,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允許延期付款或給與折扣、分期促回款。
2、委外催收
若發現客戶付款意愿差,有明顯拖延支付惡意逃債意圖,及早委外處理。
Harry接案后,會先評估案件,了解債務方經營、財務、涉訴等情況。
同時梳理債權資料,評估催收可行性,制定催收方案。
確定可操作以后,會簽署正規委托協議,落地本土催收。
通過發送律師催款函、信用施壓等非訴方式提高回款率。
3、訴訟追討
若非訴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則結合債務方情況,評估采取法律手段的可行性。
是否決定訴訟,要聽取第三方機構的意見再定,避免竹籃打水一場空。
(來源:外貿風控-Harry)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