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二季度,我們接手了一款季節性戶外標品??蛦蝺r15.99-19.99美元,夏季是旺季,秋季后進入淡季。
市場上競品以鐵制通用款為主,特定型號的款式較少,膠制品雖有但轉化普遍偏低,我們屬于特定型號的膠制品。
面對這樣的市場格局,我們該如何破局?
最終,這款新品在2周內從日均幾單飆升至日均60-70單,沖上小類Top20達到同類第一。
今天,我們就來復盤這場"特定型號"產品的逆襲之戰,揭秘如何在不硬砸廣告費的情況下,精準找到突破口,實現快速起量!
Part 1
市場分析
---發現“縫隙機會”
1.競品格局:通用款的壟斷,特定型號的稀缺
市場上80%的產品都是鐵制通用款,特定型號款式較少,且頭部賣家基本壟斷大詞流量。
膠制品的通用款存在,但轉化率普遍低于鐵制品。
2.用戶需求:未被滿足的特定型號需求
通過評論分析和競品調研,發現部分用戶需要特定型號,但市場供給不足。
頭部競品主要推通用款的,特定款的產品較少,競爭相對溫和。
結論:與其在紅海市場(通用款)硬拼,不如聚焦特定型號的產品,抓住未被充分滿足的需求!
Part 2
廣告測試
---從"盲目投放"到"精準狙擊"
初期策略:自動廣告試水,觀察數據
推品開始時候先開了幾個自動廣告, 主要是緊密匹配,先跑精準流量,測試產品真實轉化能力。
自動廣告數據跑出來發現,通用款轉化差,ACOS高(轉化還不到10%),和市場頭部都是通用款競爭比較激烈影響比較大,特定型號轉化較好,ROAS健康(轉化達到25左右)。
考慮放棄主推通用款,改主推特定型號的變體。
關鍵調整:砍掉低效變體,聚焦特定型號
1. 直接關停通用款變體的廣告,避免預算浪費,主打特定型號的變體,把預算都燒到轉化好的變體上邊。
2.發現兩個精準長尾詞(特定型號的),雖然搜索量不大,但轉化極高,打了這兩個詞的精準廣告,推動這兩個詞的排名
3.放棄硬打大詞(如"兩個最大詞"CPC高達2.0,被頭部通用款競品壟斷)。就沒去硬拉大詞的排名,考慮先增量
終極打法:自動廣告瀑布流,低成本放量
觀察到特定型號款式自動廣告表現優異,CPC僅1.1-1.2,遠低于手動廣告,且特定款式不是市場主流款,頭部競爭激烈,前期先不去打關鍵詞排名,考慮開了自動廣告瀑布流。
開啟自動廣告瀑布流(不同競價層級覆蓋更多流量),逐步放量。前期只投了緊密的匹配方式瀑布流,后期增投寬泛的匹配方式,表現都比較好。
單量從日均幾單→日均60-70單,2周沖至小類Top20!達到同類第一。
后續小類排名打上來后,又增投了幾個大詞精準、詞組、廣泛廣告。迂回過來去打大詞的關鍵詞排名,這時候大詞的轉化也提上來了,效果比較好。
Part 3
成功關鍵
---4大核心策略
1.主推變體選得好:避開紅海,聚焦藍海
市場上通用款競爭激烈,特定款式需求未被充分滿足,轉化率更高。
選品啟示:不要盲目跟風主流款,先找細分機會!
2.不硬打關鍵詞排名,先增量再優化
大詞CPC高(2.0+),競品壟斷,強行卡位只會燒錢。
轉而用精準長尾詞+自動廣告,低成本跑出自然流量。
3.低CPC打法:自動廣告比手動更高效
自動廣告CPC(1.1-1.2)遠低于手動廣告(2.0+),ROAS更健康。
啟示:新品初期,自動廣告往往比手動廣告更劃算。
4.季節性節奏抓得準:旺季前沖刺
抓住旺季初期,仍快速起量。
教訓:季節性產品一定要提前布局,否則爆發期會縮短!
Part 4
深度思考
---季節性產品的運營啟示
1.選品:找"非主流"機會,避免正面競爭
主流市場已被大賣家壟斷,硬拼很難突圍。
特定型號的產品需求雖小,但競爭低,轉化高,適合新品快速起量。
2.廣告:先測試,再聚焦,不盲目燒錢
自動緊密→精準長尾詞,快速迭代找到高效流量入口。
自動廣告低CPC跑量,比手動廣告硬砸排名更可持續。
3.增量>卡位:先有單量,再談排名
很多賣家一上來就想卡大詞排名,結果ACOS爆炸。
我們的策略:先通過精準詞和自動廣告跑出單量,自然排名自然上升。
4.季節性產品必須早布局
如果3月啟動,爆發期會更長,單量可能翻倍。
教訓:明年一定要提前2-3個月備戰!
Part 5
實戰總結
---你的產品是否也有“逆襲機會”?
如果你的產品也面臨:
? 競爭激烈,大詞被壟斷
? 轉化不穩定,ACOS居高不下
? 需要快速起量,但預算有限
不妨試試這套打法:
1??找細分屬性(如特定型號的產品)
2??自動廣告低CPC增量(避免硬拼大詞)
3??精準長尾詞狙擊(高轉化低競爭)
4??旺季前提前布局(避免錯過爆發期)
你的產品是否也有類似的"特定型號的產品"的特征?歡迎評論區交流!
(來源:跨境移花宮)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