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打了一個多月的“關稅戰”終于暫時?;鹆?,5月14日起,中美最新的關稅政策已經開始實施。特朗普的“服軟”標志著中美在貿易博弈中進入“邊打邊談” 的新階段。
未來90天,美國對華關稅由145%下調至30%,而廣大跨境電商賣家頗為關注的T86政策也有變動:800 美元以下的小額包裹從價關稅稅率,從120% 降至 54%。保留每件 100 美元的從量稅,取消 6 月加稅計劃。但關稅下調卻反而給跨境電商賣家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
關稅驟降,
美線物流掀起“出貨潮”!
關稅下調對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美國企業來說是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據了解,此次消息一出很多美國客商就立即通知中國工廠放行發往美國的貨物,表示寧愿漲價也要進口中國商品。
據央視報道,大批美國采購商已迅速行動,開始抓緊囤貨。
浙江義烏一家物流公司負責人稱,美國客戶加快速度出貨,“今明兩天進貨量可能有2000立方米”。
在東莞,由于對美發貨量大增,一家物流企業員工進入“三班倒”節奏。據負責人介紹,公司一天就訂了200多條柜。
在深圳鹽田港,積壓多日出口美國的貨物正迅速安排訂艙、揀貨、包裝、打板、裝箱。碼頭值班經理告訴記者:“每天有6班開往美國的船,現在調度很忙?!?/span>
圖源:央視新聞
關稅降下來了,不少國內跨境電商賣家也想趁著窗口期盡快把貨物發出去,畢竟距離亞馬遜Prime Day大促不遠了。預計未來這段時間會迎來很大一波美線出貨潮方面帶來了不小壓力。
有賣家告訴侃侃:美森輪船向客戶發出通知,宣布從5月22日起,對于所有從中國上海、寧波及廈門去往美國的大柜加價,加幅為USD1500/40尺柜。
本來寄希望關稅下調后,運費能降低一些,但這波出貨潮引發的連鎖反應,讓廣大賣家始料未及。“本來談好的關稅跌10%就降0.5,現在貨代報價反而漲了?!币晃毁u家吐槽道。
就在發稿前,有賣家還收到了AGL的漲價預警郵件。眼下的出貨潮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賣家無論是供應端或者是貨代出貨方面都要做好規劃。
賣家鬧心,
未來90天是關鍵期
盡管面臨運費上漲的不利局面,但一些亞馬遜賣家表示,漲價也得趁著這個窗口期發貨,誰知道特朗普啥時候變卦,他翻臉比翻書還快。
我們再來看看T86關稅下調后賣家圈的反應。據觀察,國內不少賣家并不持樂觀心態,直呼“還不夠”。
許多自發貨賣家表示,54%的稅率,加起來還是不便宜。尤其對于依賴小包直郵的FBM模式來說,成本還是太高,并且還有每件100美元的從量稅。“除非自發貨利潤極高,若不恢復小包免稅政策,自發貨還是沒得玩。”知無不言社區中賣家吐槽道。
讓賣家擔心的不止成本還有清關時間依然延長。此次從價稅的調整并未改變清關流程的復雜化,中國直郵包裹清關時間仍需 7-10 天,較免稅時期延長 3-5 天,影響產品派送的時效性以及客戶購物體驗。
但對FBA賣家來說,本次中美關稅的下調,還是有利好的,T86新政還是清除了一批低價跟賣的自發貨賣家。
總的來說,無論是哪種模式,廣大亞馬遜賣家仍需關注未來長期運營的穩定性。美對中加征的 24% 關稅只是在初始 90 天內暫停實施,未來可能仍有變數。業內專家建議抓住窗口期為將來做更多長遠布局,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政策不確定性推動平臺轉向“半托管+海外倉”模式,如Temu鼓勵賣家提前備貨至美國倉庫,縮短配送時間并規避關稅風險。大賣們也在加速布局,安克創新在東南亞的產能已經能承擔 40% 的對美出口,致歐科技用 “東南亞 + 中國” 雙供應中心的模式降低關稅影響。
對于中小賣家來說可以“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通過經營多個跨境電商平臺發展多線業務,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據了解,像韓國電商平臺Coupang,俄羅斯電商平臺Wildberries,法國電商平臺Fnac&Darty等都接連向中國賣家拋出橄欖枝。
此次關稅調整是中美經貿關系的一次重要“降溫”,但并非終點。關稅降了,但真正的競爭力還得靠賣家自己——要么把成本壓到極致,要么把產品做到不可替代。
(來源:侃侃跨境那些事兒)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