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無論是購買還是出售自己的業務,都得遵循相應的合規步驟。
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選擇以哪種方式出售業務,還會給買賣雙方帶來截然不同的稅務結果。
一般來說,想在美國轉讓公司所有權,主要有5個步驟:簽署購買協議、購買資金存入第三方賬戶、轉移公司資產、賣方收到托管資金,以及培訓和過渡期。
簽署購買協議
購買協議是一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明確了交易的所有條款和條件,包括購買價格、支付方式、培訓期、包含的資產以及其他重要的交易細節。
為了確保后續不產生混淆或爭議,購買協議最好是和專業人士進行協商過后,再做決定。
通常情況下,購買協議會以意向書(LOI)為基礎。
但意向書不具備法律約束力,只能表明買方的收購意向。
若賣方接受意向書,賣方才能進行盡職調查。
而只有在買方完成盡職調查并確認無誤后,雙方才會簽署購買協議。
購買資金存入第三方賬戶
雙方簽署購買協議后,買方需將購買資金存入第三方托管賬戶。
在美國轉讓所有權,會有點類似于房地產交易,該賬戶由獨立第三方監管并驗證資金。
轉移公司資產
買方將資金存入托管賬戶后,賣方需將所有約定資產轉移至買方名下。
對于有在線業務的公司,這些資產可能包括:
? 域名
? 網站
? 社交媒體賬戶
? 郵件列表
? 專利
? 商標
? 公司名稱
? 合作伙伴關系(供應商等)
? 員工及承包商關系
? 廣告賬戶
? 亞馬遜賬戶
? 軟件賬戶
? 公司文檔及記錄
這類資產的轉移流程比較簡單,但涉及第三方合作的資產(如供應商關系)可能會需要更多的協調工作。
向賣方釋放托管資金買方確認所有資產轉移完成后,托管方會將購買資金釋放給賣方。
培訓與過渡期
絕大多數交易在完成后會立即進入培訓與過渡期。
此階段旨在確保新公司主獲得足夠的指導和支持以順利接手業務,而賣方提供的培訓義務會在購買協議中明確約定。
大多數的所有權轉讓,主要以「資產出售」或「股權出售」的形式進行。
雖然都是把資產從賣方轉移到買方,但兩種方法之間存在很多不同。
資產出售
在資產出售中,買方僅從賣方處收購公司的資產,且僅限于資產購買協議中明確列出的資產。
由于資產出售不涉及公司實體的轉移,買方無需承擔原所有者可能存在的負債,這些負債仍由賣方負責。
此外,賣方還可能面臨雙重征稅——公司需為增值的資產繳納資本利得稅,而股東個人還需為出售所得繳納所得稅。
股權出售
在股權出售中,買方通過購買賣方的公司股權完成交易。
也就是說,轉移的是公司本身,而不僅是公司擁有的資產。
股權出售的一個優勢,就是賣方在許多情況下可避免特定稅負。
但由于公司實體轉移,買方需同意承擔公司的所有負債,包括債務、稅務等。【來源:艾凡咨詢公眾號】
(來源:Sheng老師跨境財稅)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