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賣什么,怎么賣,這應該是很多廣交會展商包括跨境電商賣家無法回避的問題。而海外采購商的回答,總是能給他們在運營和布局上帶來一些方向。在本屆廣交會上,雨果網也遇到了來自瑞典、印度和南非等多個國家的采購商,他們對于中國制造以及各類型展會,以及本土的市場情況都分享了自己的見解。(點擊“廣交會”進入專題報道)
瑞典采購商Claes Ardenius和南非家居用品采購商Ashika都已是廣交會采購老手,他們對于中國的產品和展會都情有獨鐘,但在這過程中也難免有些不愉快的地方。這些都是接下來中國展商需要重視和規避的問題。
Claes告訴雨果網,此次他主要是采購家具裝飾和園藝用品,并聲稱中國產品是他的第一首選。他說:“我們需要中國產品,因為沒辦法在其他地方找到像中國產品這樣價格合適、質量又不錯的產品。盡管少數產品你可以在越南,甚至歐洲等地采購到,但是價格往往更高。”
Claes還提到,大部分中國制造商不太了解歐洲和美國的產品標準,他建議制造商要經常親身前往歐洲或是其他海外市場,以獲取更多市場及產品信息。
南非家居用品采購商Ashika不僅是廣交會的“老司機”,還去過浙江、寧波、深圳等地的展會,也會直接去工廠以及通過阿里巴巴網站采購商品。
至于為什么偏愛中國展會,她解釋道:“在南非市場,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新奇的產品,而中國的供應商在產品設計方面做的非常好,這也是她一直參加中國展會的原因。
Ashika表示,在南非,消費者通常會在當地的China Mall(商城)購買中國制造的產品;不過Ashika稱目前南非市場上的中國產品涵蓋范圍廣,不過都屬于低價值的基礎類產品,并沒有什么特色產品。
來自印度的采購商Rajesh從事玻璃制品和陶瓷品的采購業務,產品主要運往印度和美國市場。他告訴雨果網,雖然近些年來印度產品的采購價格也相對低廉,但質量與設計水平仍需提高,所以他目前只會參加廣交會以及一些美國的展會。
而當被問及印度的熱銷品時,Rajesh回答到:“因為衛生習慣的原因,印度消費者鐘愛香水、洗面奶等個人護理類產品。”
此外Rajesh還表示,來自中國的小米、vivo等品牌的3C數碼產品和電視機等家電產品也很受印度市場消費者歡迎。有關數據顯示,印度的電視機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20億美元,其中45%的銷售額來自電商市場。在印度1.83億家庭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未來幾年將更換電視機。
Rajesh還表示印度市場的銷售旺季在8到11月之間,因為包括配鐲節、獨立節、十勝節、杜爾迦節、燈節等5個印度大型節日都在這段期間內舉行,消費者的購物欲望也會更加強烈。
瑞典電商市場很有發展的潛力,據Claes表示,該國電商占零售市場的份額還不到10%,相比之下,英國電商市場份額預計截止2018年將達18%。他說他有部分產品有在網上銷售,但又有一部分不適合,因為產品很大件而且易碎,物流費用太高。現在他有自己的網站,但只展示產品。
據Claes稱,消費電子產品是瑞典電商市場中最熱銷的產品,其他還包括服裝鞋帽類、家具類、運動裝備、嬰童用品和玩具類等。
說到電商銷售就不得不提到VAT問題,Claes告訴雨果網,中國電商賣家交VAT才是公平的做法。他說:“我們在實體店銷售產品需要交VAT稅,因此在網上店鋪上銷售產品的電商賣家也要交VAT稅這樣才公平,否則可能會出現價格水平不一樣的情況,影響我們的業務。”
(文/雨果網 方小玲 黃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