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6關稅政策暫緩,跨境賣家要如何應對
1. T86政策現狀與核心挑戰
政策動態與風險
政策反復性:T86(即美國小額免稅政策)雖暫緩,但特朗普政府可能再次推動其廢除,疊加2025年2月4日生效的“取消中國商品免稅+額外加征10%關稅”政策,賣家需警惕政策突變風險。
清關模式調整:部分物流商已轉向T11(簡易報關)或T01(正式報關)模式,但T11模式需支付每票2.62美元處理費及預收30%關稅保證金,成本顯著增加。
主要影響
成本上升:物流商加收20元/票處理費,疊加關稅預繳,直郵模式成本漲幅達30%-50%410。
合規壓力:美國海關加強ACAS(航空貨物預先篩查)要求,需提交收/發件人郵箱、電話等完整信息,虛假申報可能面臨最高5000美元罰款。
2. 核心應對策略
(1)清關模式調整
轉向T11模式:多家物流商(如云途)已跑通T11流程,申報至放行時間可控制在30分鐘內,適用于貨值≤2500美元的商品。需注意AMS/ACAS資料需提前24小時提交,且合并申報存在風險。
備選方案:
T01正式報關:適用于高貨值商品,稅率較高(基礎稅率+10%附加稅),但合規性更強。
海外倉布局:提前備貨至美國本土倉庫,規避跨境清關風險,并利用“離境即退稅”政策降低成本。
(2) 供應鏈與成本優化
拆分貨值:將單票貨值控制在800美元以下(需避免被判定為“化整為零”),分攤至多個包裹,但需符合海關對同一收件人單日限額的規定。
物流成本分攤:
海運整柜(FCL):降低單件運輸成本,適用于大貨量賣家。
“包中包”模式:將小包裹集中發往中轉倉換單,但需注意信息準確性風險。
定價策略調整:
預留稅費空間:在商品定價中預加20%-30%的稅費緩沖,覆蓋關稅及處理費。
利用匯差:匯率波動(如6.5升至7.2)可部分抵消成本壓力。
(3)合規與風險控制
精準申報:
確保商品描述、HTS編碼、貨值準確,避免模糊表述(如“gift”或“accessories”)。
使用USITC官網查詢最新稅率,避免因歸類錯誤觸發查驗。
資質預審:
提前準備FDA(食品/藥品)、FCC(電子產品)等認證,減少清關延誤。
(4)業務模式轉型
轉向半托管或獨立站:
Temu等平臺上線“一鍵轉半托管”功能,可繼承全托管店鋪的銷量與評價,靈活應對政策風險。
獨立站賣家可通過調整運費策略(如“運費高于貨值”)維持利潤,利用品牌溢價覆蓋成本。
多元化市場布局:探索東南亞、歐洲等市場,降低對美國單一市場的依賴。
相關文章推薦:美國海關申報表怎么填,美國海關申報表填寫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封面/圖蟲創意
(來源:出海記事本)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