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亞馬遜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大封殺,中國賣家慘遭大規模封號,亞馬遜平臺被封店的中國賣家超過5萬多家,給中國跨境電商行業造成的損失預估千億,甚至引起了國家的注意,要求美方停止打壓中國企業,此時的亞馬遜風光無兩。
近期,亞馬遜的處境卻不太妙,隨著全球反壟斷的到來,這些處在壟斷地位的互聯網公司,受到了來自各國的打壓,近期,歐洲就開始對美國互聯網公司下手,最近頻繁出現在各大媒體頭條的亞馬遜,成功被送上了風口浪尖。
根據最新消息,亞馬遜又被歐盟處罰了8.88億美元,相當于57.29億元人民幣,據報道,亞馬遜被罰款的原因是它違反了數據隱私。
按照歐盟在2018年頒布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的規定,企業不得隨意使用個人用戶數據,如果沒有特定、明確、合法的目的,企業收集了用戶的數據,或者是在用戶同意的情況下,企業收集數據達成目的后,沒有立刻刪除數據,那么就被認為是違法行為,而最高將被處以年收入4%的處罰。
雖然亞馬遜反駁歐盟,認為對它的判罰完全沒有根據,并且決定提起上訴,但是,亞馬遜恐怕很難達成目的,因為這已經不是亞馬遜第一次違反相關規定,早在2020年,法國國家信息和自由委員會,就因為亞馬遜和谷歌未經用戶允許,存儲用戶的個人信息,向這兩家公司分別開出3500萬歐元和1億歐元的罰單,這說明,歐盟基本已經證據確鑿。
亞馬遜的壞消息是一個接著一個來,除了面臨巨額罰款之外,亞馬遜自身的經營也出現了問題。
根據亞馬遜最新的財報顯示,2021財年第二季度,營收為1130.8億美元,雖然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7%,但是與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44%的數據相比,第二季度的增長明顯放緩,而且還創造了5個季度以來的最低增長,遠遠低于市場預期,第二季度的凈利潤也僅有77億美元,低于市場預期的78.2億美元。
此外,亞馬遜的線上銷售額同比增加16%,與去年的48%的增速相比,同樣要遠遠落后,營收和凈利潤都不及預期,讓亞馬遜對第三季度也不看好,表示第三季度增幅或許只有16%,預計銷售額為1120億美元,低于華爾街預測的1192億美元。
由于財報的不理想,亞馬遜的股價大跌,一夜之間跌幅超過7.56%,市值一夜蒸發了約7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45億元)。
在財報公布之后,各大國際投行紛紛下調了亞馬遜的目標價,其中,瑞惠將原來的目標價4400美元,調整到4100美元,大西洋證券將目標價4000美元,調整到3800美元,摩根大通也將目標價從4600美元,下調到3800美元,這意味著對亞馬遜的融資不利。
歐委會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多次對亞馬遜展開反壟斷調查,2020年11月,發現亞馬遜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使用第三方賣家的數據,為自己的直營產品牟利,近期,歐委會又對亞馬遜展開了另外一起反壟斷調查。
在歐盟,亞馬遜還面臨同時作為商家和平臺所有者的雙重身份所引起的潛在沖突的調查。
按照以往情況來說,美國的企業被歐盟針對,美國斷然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但這次美國不僅沒有站在亞馬遜這邊,還同樣也對亞馬遜展開了反壟斷調查。
今年6月,美國國會議員們向國會提交了一系列針對大型科技公司的法案,而亞馬遜成為了被關注的重點對象,此外,在去年的10月,美國眾議院司法機構,還對亞馬遜等企業展開了反壟斷調查,這個調查整整進行了16個月的時間,最終美國反壟斷小組給出結論,包括亞馬遜、蘋果、谷歌、臉書等在內的美國一眾互聯網公司,都存在壟斷行為,結果不僅給這些企業開了罰單,美國官員還呼吁,應該要拆分亞馬遜等企業,還要限制它們購買其它企業。
同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新任主席莉娜?卡恩(Lina Khan)也對亞馬遜的運營模式持批評態度。
該監管機構也正在調查亞馬遜,并將審查亞馬遜最近的一筆收購:以84.5億美元價格收購好萊塢電影公司米高梅的交易。此外,亞馬遜還面臨來自州檢察長的幾項單獨調查,調查范圍從定價到濫用競爭對手數據等等。
全球都在進行反壟斷,不能讓少數幾個公司,掌握行業上的所有資源,否則整個市場將進入死胡同。像亞馬遜這樣的互聯網巨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壟斷行為。因此,亞馬遜這次恐怕難逃一劫,至少也會大出血,而這或許只是一個開始。
(來源:跨境大臉財)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跨境大臉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