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在高校增設一個“亞馬遜”專業(yè),那么掛科率最高的必修課恐怕非“亞馬遜廣告”莫屬了。
即便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亞馬遜老鳥,也不敢說對“亞馬遜廣告”這門學科100%地掌握了,更不要提剛入行的亞馬遜新人了。
與此同時,隨著亞馬遜愈發(fā)合規(guī)化,越來越多的賣家回歸白帽,廣告費是水漲船高。
-1-
亞馬遜廣告如何開局?
賣家眾說紛紜
近年來,關于亞馬遜廣告的打法是層出不窮,不同的運營者往往有著不同的習慣。
對亞馬遜運營而言,開廣告跟開黑有相似之處:開局至關重要。那么大家在創(chuàng)建亞馬遜廣告活動的時候,都采用什么方式布局呢?近日,有賣家總結了常見的三種策略:
第一種,懶人型。一個產(chǎn)品只開幾個廣告活動,每個廣告活動放10~20個詞。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簡化了廣告管理,但可能導致部分關鍵詞吃不到預算,因為會被更熱門的詞搶走預算。
第二種,極端型。與第一種截然相反,這種方式務求精準操控,一個詞一個廣告活動,一個產(chǎn)品往往幾十多則上百個廣告活動,有的甚至連自動廣告都要按照匹配方式分4個廣告活動。這種方式可以精準控制每個關鍵詞的出價和預算,但缺點是管理廣告的時間成本高。
第三種,策略型。核心關鍵詞,單個詞/ASIN一個廣告活動,剩下的詞/ASIN分類分組,一個廣告活動投放一組詞(一般不超過10個)。這種折中的方式兼顧了廣告的管理和控制。
對于上述三種廣告布局,賣家們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賣家就認為“極端型”策略不可?。骸斑@么多年一直是一個手動廣告,一個自動廣告。手動廣告里放不同的匹配方式。試過把精準的單獨拎出來,發(fā)現(xiàn)毫無用處?!?/span>
實際上,運營在制定廣告策略的時候,還要結合公司情況,類目競爭程度,產(chǎn)品周期等諸多因素,選擇適合的模式,去達到預期的效果。
-2-
官方建議與實操相悖,
賣家疑似被亞馬遜套路
在實操過程中,關于亞馬遜廣告的問題可以說是錯綜復雜。因此,市面上誕生了各種第三方廣告培訓班。另一方面,亞馬遜官方也有廣告課程和優(yōu)化建議。那么問題來了,當兩者出現(xiàn)矛盾的時候,以誰為準呢?
近日,有賣家在優(yōu)化廣告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亞馬遜官方給出的建議和實際操作相悖。具體來看,在規(guī)劃廣告活動結構的時候,亞馬遜提醒該賣家:針對同一個ASIN,投放重復的廣告活動可能會降低廣告的效果,影響可見度和銷量,即使對不同的關鍵詞和匹配類型進行競價也是如此。亞馬遜官方建議創(chuàng)建3個廣告活動,沒有內(nèi)部競爭或干擾。
來源:亞馬遜
顯然,亞馬遜的這個建議與前文提到的后兩種廣告策略相悖。有賣家分析道,按照這個模式,不同的關鍵詞表現(xiàn)差異很大,會導致廣告整體效果不理想。對精品鏈接來說,想沖到BSR,廣告就得精細化管理,新品期,在單詞單廣告的結構下,每個詞都能去微調(diào)優(yōu)化,直到穩(wěn)定Acos的表現(xiàn),為后面積累數(shù)據(jù)。等到了成熟期,可以轉向有策略的分組方式,提高管理效率。
關于亞馬遜官方的建議,被賣家們詬病的還有廣告建議競價。一位賣家向侃哥吐槽道:
最早都是賣家之間競價決定點擊費用,感覺現(xiàn)在變了,亞馬遜會在這個基礎上再往上抬高?,F(xiàn)在只要降一點點廣告費,發(fā)現(xiàn)流量就腰斬,推測官方可能就是用這種方法逼大家再把CPC競價抬上去。出乎意料的是,有一次干脆躺平了,結果發(fā)現(xiàn)3天后流量回來了一部分...感覺被亞馬遜套路了。
對于此種感受,不少賣家都深表認同。“按照官方的來,底褲都燒沒了。我們是靠賣貨賺錢,亞馬遜要靠廣告賺錢,有KPI的。所以打廣告還是得‘因地制宜’。”另一位賣家有感而發(fā)。
-3-
新品廣告費趕上銷售額!
今年只能啃老品?
說起今年的亞馬遜廣告費,相信廣大賣家有訴不完的苦。
昨天,一位賣家就在社群里吐槽:“今年廣告費真是高得離譜,我做的類目飆到4美金一次點擊了!新品廣告費都趕上銷售額了,準備放棄了......今年難道只能啃老品?”
據(jù)侃哥觀察,這種利潤被廣告吃掉的情況,在低客單價市場更為嚴重。如下圖所示,一款售價6-10美金的產(chǎn)品,一個點擊都能超過1美金,廣告花費跟銷售額不相上下了。
亞馬遜廣告數(shù)據(jù)截圖,來源:知無不言網(wǎng)友
按照目前亞馬遜整體的CPC均價,低客單價想用廣告推上去賺錢的概率太低了,看似有單,一算利潤慘不忍睹。不少賣家都表示低客單價產(chǎn)品要嘗試其他推廣思路,比如站外,大折扣站內(nèi),低價,總之要擺脫廣告的依賴性。
此外,有條件的賣家還可以嘗試“搭配銷售”來尋找突破口。把廣告集中在主推款,通過配套銷售引流到其他變體上,單獨看主推款可能毛利偏低,但整體算下來,多個變體的毛利就能達到預期,這樣分攤下來的廣告成本也降低了。
總而言之,不同的細分市場有不同的玩法,不能一根筋死懟廣告,大家要把推品的思路打開。雖說今年的亞馬遜行業(yè)確實很卷,但如果運營足夠專業(yè),優(yōu)化足夠極致,你的產(chǎn)品依舊可以賺錢。
(來源:侃侃跨境那些事兒)
以上內(nèi)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jīng)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jīng)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