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氪出海獲悉,一站式跨境資金管理平臺“Qbit趣比匯”(以下簡稱:Qbit)于日前完成了近1000萬美元的 A 輪融資,投資方為真格基金。據了解,Qbit 曾在去年的 Pre-A 輪融資中籌得數百萬美元,該輪融資由 Shata Capital 領投。據悉,本輪新籌得的資金將主要用于三個方面:一是風控、技術和銷售等人才團隊的擴充;二是在目標市場的品牌建設;三是已有牌照的維護和新牌照的申請。
根據海關統計,2020年,全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為1.69萬億元,同比增速為31.1%,預測分析,2021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7.73萬億元,而這一交易規模將在2023年突破9萬億元。在跨境電商飛速發展的當下,跨境支付技術手段的持續優化有效降低了金融服務的成本和門檻,也為中國商品“走出去”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019年成立的 Qbit,聚焦跨境電商等中國互聯網出海企業在本地化運營這一端的金融需求,從“花錢”端做起,幫助企業用戶更加流暢地布局國際業務。
談及創業經歷,創始人兼 CEO 吳羽君先生介紹道:“在創立 Qbit 之前,我還創立過一家留學教育機構和一家做 AI 內容推薦引擎的企業。而在此之前,我曾就職于谷歌智能家居在線商店 Nest。Nest 的產品面向全球多個市場,我也借此了解到了跨境支付市場的需求和痛點。再次創業時,跨境電商和跨境支付等周邊賽道正值風口,結合此前的工作經歷,于是我決定創建一家幫助企業用戶做海外資金管理的企業。”
創立至今,Qbit 主要有兩大核心產品:Qbit“量子”虛擬卡和 Qbit 全球多幣種本地賬戶(以下簡稱:全球賬戶)。其中,“量子”虛擬卡由 Qbit 與海外發卡行合作發行,主要面向企業用戶。企業用戶可以給員工和團隊定制虛擬信用卡,不限人數和卡數。持卡用戶可使用“量子”虛擬信用卡來支付其團隊采購、品牌海外營銷和廣告投放等費用。當前,“量子”虛擬卡只收取充值手續費和開卡費。
而全球賬戶則主要是針對企業用戶海外“開戶難”的痛點。吳羽君先生表示,出海企業在開設海外實體銀行賬戶時,通常會遇到流程十分繁瑣且辦理周期長(基本在2周左右)的問題。為解決這一痛點,Qbit 通過與海外銀行合作,全球賬戶的辦理所需流程都在線上進行,銀行審核效率顯著提升。據悉,申請的企業僅需在線提交材料,經 Qbit 確認后,會將材料同步給海外銀行。審核通過后,企業隨即可擁有自己的本地同名賬戶。
談及用戶,吳羽君先生稱:“Qbit 旗下的兩大核心產品目前主要面向中小型跨境電商和相關服務商。其中,品牌商和 DTC 跨境電商為主的用戶比例大約可以占到80%左右。而這些企業用戶在支付海外廣告投放、SaaS 工具使用、海外市場營銷人員和 KOL 薪資等方面的費用時,通常需要通過幾種不同的支付渠道,不僅操作麻煩,還會在資金調撥中產生一些手續費用。而我們所提供的就是能夠滿足上述所有花費場景的一站式資金管理平臺。”
關于未來的業務和市場布局,業務方面,Qbit 將繼續圍繞數字銀行這個體系來開展業務,除了全球收付款和花費管理方面的服務外,公司還將推出一系列金融產品。市場布局方面,Qbit 目前重點發展歐美市場,但隨著跨境電商在東南亞等地區的快速成長,Qbit 也會將觸角伸向更多新興市場。
(文|鄧云晞)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